GB/T 5823-1986 和GB/T 5907-1986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平開式防火門 fire resistant side hung doorsets 由門框、門扇和防火鉸鏈、防火鎖等防火五金配件構成的,以鉸鏈為軸垂直于地面,該軸可以沿順時針或逆時針單一方向旋轉以開啟或關閉門扇的防火門。 3.2 木質防火門 fire resistant timber doorsets 用難燃木材或難燃木材制品作門框、門扇骨架、門扇面板,門扇內若填充材料,則填充對人體無毒無害的防火隔熱材料,并配以防火五金配件所組成的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門。 3.3 鋼質防火門 fire resistant steel doorsets 用鋼質材料制作門框、門扇骨架和門扇面板,門扇內若填充材料,則填充對人體無毒無害的防火隔熱材料,并配以防火五金配件所組成的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門。 3.4 鋼木質防火門 fire resistant timber doorsets with steel structure 用鋼質和難燃木質材料或難燃木材制品制作門框、門扇骨架、門扇面板,門扇內若填充材料,則填充對人體無毒無害的防火隔熱材料,并配以防火五金配件所組成的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門。 3.5 其他材質防火門 other material fire resistant doorsets 采用除鋼質、難燃木材或難燃木材制品之外的無機不燃材料或部分采用鋼質、難燃木材、難燃木材制品制作門框、門扇骨架、門扇面板,門扇內若填充材料,則填充對人體無毒無害的防火隔熱材料,并配以防火五金配件所組成的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門。 3.6 隔熱防火門(A類) fully insulated doorsets 在規定時間內,能同時滿足耐火完整性和隔熱性要求的防火門。 3.7 部分隔熱防火門(B類) partially insulated doorsets 在規定大于等于0.50 h內,滿足耐火完整性和隔熱性要求,在大于0.50 h后所規定的時間內,能滿足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防火門。 3.8 非隔熱防火門(C類) no insulated doorsets 在規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防火門。
活動式防火窗automatic-closing fire window 有可開啟窗扇﹐且裝配有窗扇啟閉控制裝置(見3.5)的防火窗。 隔熱防火窗(A類)insulated fire window 在規定時間內,能同時滿足耐火隔熱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防火窗。 非隔熱防火窗(C類)un-insulated fire window在規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防火窗。 窗扇啟閉控制裝置sash closing equipment 活動式防火窗中,控制活動窗扇開啟、關閉的裝置,該裝置具有手動控制啟閉窗扇功能,且至少具有易熔合金件或玻璃球等熱敏感元件自動控制關閉窗扇的功能。 注:窗扇的啟閉控制方式可以附加有電動控制方式,如:電信號控制電磁鐵關閉或開啟、電信號控制電機關閉或開 啟﹑電信號氣動機構關閉或開啟等。
1.0.1 為保證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窗工程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功能,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本規范。1.0.2 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工程中設置的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窗的施工、驗收及維護管理。條文說明 1.0.3 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窗的施工及驗收中采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等文件中對施工及驗收的要求,不應低于本規范的規定。1.0.4 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窗工程的施工、驗收及維護管理,除應符合木規范外,尚應條文說明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本標準按照 GB/T 1.1-2009 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5824-2008《建筑門窗洞口尺寸系列》。本標準與GB/T 5824-2008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一增加了 3.1“門窗洞口(寬度、高度)標志尺寸”定義的注(見3.1);---術語“門、窗洞口寬度、高度基本參數”的定義改為“符合門窗洞口寬度、高度分別采用的水平豎向擴大模數 3M 和6M 數列并經指定的標志寬度高度尺寸”(見 3.6,2008 年版的 3.6);術語“門、窗洞口寬度、高度輔助參數”的定義改為“門窗洞口寬度、高度分別采用的水平、豎向擴大模數 3M 和 6M 數列中,分別插入的小于該數列模數級差并經指定的標志寬度高度尺寸”(見 3.7,2008 年版的 3.7); 刪除了術語“門窗洞口的規格型號”及其定義(見2008 年版的3.10);一增加了“表 3 民用建筑門洞口優先尺寸系列”和“表 4 民用建筑窗洞口優先尺寸系列”(見4.3和4.4); 增加了建筑門窗洞口尺寸系列規格型號的表示方法及示例(見4.6);增加了說明干法安裝和濕法安裝的注(見 5.1);-增加了說明洞口墻體表面裝飾層與安裝構造縫隙關系的注(見5.3);增加了對居住建筑標準層設計時門、窗洞口尺寸應分別選用民用建筑門、窗洞口優先尺寸系列的規定(見 7.1.2); 增加了公共建筑標準層設計時門、窗洞口尺寸宜分別選用民用建筑門、窗洞口優先尺寸系列的規定(見 7.1.3); 刪除了垂直天窗和垂直屋頂窗洞口尺寸,可參照窗洞口的標志寬、高參數選用(見2008 年版的7.3.1): 刪除了“斜屋頂窗的洞口尺寸可參照相關產品標準”(見 2008 年版的 7.3.3)。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榮平請鍥本綻詁筐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建筑幕墻門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48)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大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嘉德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山幕墻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斯意達幕墻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廣州鋁質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廣東堅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廣東貝克洛募墻門窗系統有限公司、廣東創高幕墻門窗工程有限公司、廣州點和幕墻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考ISO 1804:1972《門 術語》EN 12519;2004《窗和人行門 語》ANSI/AAMA/NWWDA 101/S.2-97《鋁合金聚(PVC)塑料和木窗及玻門的推薦性規范》和ISO 6707-1:2004《建筑和土木工程 詞匯 第1部分:一般術語》。 本標準代替GB/T5823一1986《建筑門窗術語》本標準與 GB/T 5823-1986 相比主要變化如下修改和調整了標準的總體結構和編排格式增加了第 1章范圍和第 2 章門窗共用術語 一本標準第 3 章和第 4 章增加了圖示; -將GB/T 5823一1986 的第6章門窗洞口及口尺寸的內容調整為本標準的第 7章洞口和第8 章尺寸; 增加了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 -刪去了GB/T 5823-1986 第5章; 刪去了GB/T 5823--1986 附錄 A(參考件); 一-刪去了 GB/T 5823-1986 附錄 B(參考件); 刪去了GB/T 5823-1986 附錄 C(參考件)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制品與構配件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礦究院。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廣東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山幕墻技術咨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幕墻工程委員會、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技術科學系、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深圳市泰然鋁合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鋁業有限公司、北京金易格幕墻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杭州之江有機硅化工有限公司、廣東省東莞市堅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防火卷簾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防火卷簾的定義、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中具有防火、防煙功能的防火卷簾。本標準規定的無機纖維復合防火卷簾僅適用于室內干燥通風的場所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 123 短節距傳動用精密滾子鏈和鏈輪(GB/T 1243-1997,egv ISO 606:1994)GB/T 2828.1 計數抽樣驗序 第1部分接收質量限(AQL)索的逐批抽檢驗計劃(GB/T 2828.1-2003,ISO 2859-1.1999,IDT) GB/T 39231 紡織品 織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斷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GB/T 3923.1-1997,neg ISO/DIS 13934-1;1994) GB 4717-1993 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GB/T5454 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 氧指數法(GB/T 5454-1997,neq ISO 4589:1984) GB/T 5455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 垂直法 GB/T 5464建筑材料不燃性試驗方法(GB/T 5464-1999idt ISO 11821990) GB/T 7633 門和卷簾的耐火試驗方法(GB/T 7633-1987,eqvISO3008:1976) GB8624一1997 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 GB 99691 工業產品使用說明書總則 GB/T 14436 工業產品保證文件總則GB 15930一1995 防火閥試驗方法
2適用范圍 本圖集適用于民用建筑及工業建筑用防火門窗 設計原則 本圖集力圖采用新材料 新構造,提高防火門窗的性能質量,改善外觀增加品種,以滿足建筑工程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的需要 耐火極限 按規范規定防火門窗的耐火極限分為三級,即:甲級防火門窗耐火極限為 1.2h,乙級為0.9h,丙級為 0.6h。工程設計中所用防火門窗的耐火極限由工程設計者根據防火規范確定,并在工程設計圖紙中標明。 5平開防火門 5.1鋼防門 5.1.1耐火性能試驗要求 鋼防火門的耐火性能按 GB/T 7633 進行試驗。帶玻璃的鋼防火門,凡每
適用范圍 本圖集適用于民用建筑及工業建筑用防火門窗 設計原則 本圖集力圖采用新材料 、新構造,提高防火門窗的性能質量,改善外觀增加品種,以滿足建筑工程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的需要。4耐火極限 按規范規定防火門窗的耐火極限分為三級,即,甲級防火門窗耐火極限為 1.2h,乙級為 0.9h,丙級為 0.h,工程設計中所用防火門窗的耐火極限由工程設計者根據防火規范確定,并在工程設計圖紙中標明 5平開火門 5.1門 5.1.1耐火性能試驗要求 鋼防火門的耐火性能按GB/T 7633 進行試驗。帶玻璃的鋼防火門凡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1998 年4 月29 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2008 年10 月28 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一次修訂,2008 年10 月28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號公布,自2009 年5 月1 日起施行;依據2019 年4 月23 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2021年4 月29 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火災預防 第三章消防組織 第四章滅火救援 第五章監督檢查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絡。 第三條國務院領導全國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第四條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對全國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并由本級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機構負責實施。軍事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消防救援機構協助;礦井地下部分、核電廠、海上石油天然氣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h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依照 本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規對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和成年人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人員的消防宣傳教育。應急管理部門及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加強消防法律、法規的宣傳,并督促、指導、協助有關單位做好消防宣傳教育工作。教育、人力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有關職業培訓機構應當將消防知識納入教育、教學、培訓的內容。新聞、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應當有針對性地面向社會進行消防宣傳教育。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團體應當結合各自工作對象的特點,組織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機關、應急管理等部門,加強消防宣傳教育。 第七條國家鼓勵、支持消防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推廣使用先進的消防和應急救援技術、設備;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消防公益活動。對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火災預防 第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內容的消防規劃納入城鄉規劃,并負責組織實施。城鄉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應當調整、完善;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不足或者不適應實際需要的,應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進行技術改造。 第九條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質量負責。 第十條對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需要進行消防設計的建設工程,實行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制度。 第十一條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規定的特殊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將消防設計文件報送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審查,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依法對審查的結果負責。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建設工程,建設單位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或者申請批準開工報告時應當提供滿足施工需要的消防設計圖紙及技術資料。 第十二條特殊建設工程未經消防設計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不得施工;其他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未提供滿足施工需要的消防設計圖紙及技術資料的,有關部門不得發放施工許可證或者批準開工報告。 第十三條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規定應當申請消防驗收的建設工程竣工,建設單位應當向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申請消防驗收。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在驗收后應當報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備案,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進行抽查。 依法應當進行消防驗收的建設工程,未經消防驗收或者消防驗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設工程經依法抽查不合格的,應當停止使用。 第十四條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消防驗收、備案和抽查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規定。 第十五條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實行告知承諾管理。公眾聚集場所在投入使用、營業前,建設單位或者使用單位應當向場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機構申請消防安全檢查,作出場所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的承諾,提交規定的材料,并對其承諾和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消防救援機構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予以許可。消防救援機構應當根據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及時對作出承諾的公眾聚集場所進行核查。 申請人選擇不采用告知承諾方式辦理的,消防救援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根據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對該場所進行檢查。經檢查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應當予以許可。 公眾聚集場所未經消防救援機構許可的,不得投入使用、營業。消防安全檢查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制定。 第十六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二)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 (三)對建筑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準確,存檔備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準; (五)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六)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將發生火災可能性較大以及發生火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單位,確定為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并由應急管理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防火標志,實行嚴格管理; (三)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記錄; (四)對職工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 第十八條同一建筑物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者使用的,應當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并確定責任人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進行統一管理。住宅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務。 第十九條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居住場所保持安全距離。 生產、儲存、經營其他物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的,應當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 第二十條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承辦人應當依法向公安機關申請安全許可,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組織演練,明確消防安全責任分工,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員,保持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齊全、完好有效,保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消防車通道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 第二十一條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當按照規定事先辦理審批手續,采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作業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定。 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作業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第二十二條生產、儲存、裝卸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的設置,應當符合消防技術標準。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充裝站、供應站、調壓站,應當設置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位置,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已經設置的生產、儲存、裝卸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充裝站、供應站、調壓站,不再符合前款規定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單位限期解決,消除安全隱患。 第二十三條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銷毀易燃易爆危險品,必須執行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 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必須執行消防安全規定。禁止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儲存可燃物資倉庫的管理,必須執行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 第二十四條消防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必須符合行業標準。 禁止生產、銷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以及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依法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的消防產品,由具有法定資質的認證機構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強制性要求認證合格后,方可生產、銷售、使用。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的消防產品目錄,由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會同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制定并公布。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消防產品,應當按照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會同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規定的辦法,經技術鑒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生產、銷售、使用。 依照本條規定經強制性產品認證合格或者技術鑒定合格的消防產品,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公布。 第二十五條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消防救援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消防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和室內裝修、裝飾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必須符合行業標準。 人員密集場所室內裝修、裝飾,應當按照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使用不燃、難燃材料。 第二十七條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產品標準,應當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 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及其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維護保養、檢測,必須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 第二十八條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占、遮擋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第二十九條負責公共消防設施維護管理的單位,應當保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的完好有效。在修建道路以及停電、停水、截斷通信線路時有可能影響消防隊滅火救援的,有關單位必須事先通知當地消防救援機構。 第三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領導,采取措施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組織建立和督促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第三十一條在農業收獲季節、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間、重大節假日期間以及火災多發季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宣傳教育,采取防火措施,進行消防安全檢查。 第三十二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開展群眾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制定防火安全公約,進行防火安全檢查。 第三十三條國家鼓勵、引導公眾聚集場所和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企業投?;馂墓娯熑伪kU;鼓勵保險公司承?;馂墓娯熑伪kU。 第三十四條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等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應當符合從業條件,執業人員應當依法獲得相應的資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執業準則,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術服務,并對服務質量負責。 第三章消防組織 第三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消防組織建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建立多種形式的消防組織,加強消防技
******西區 20-23#樓消防工程 施 工 組 織 設 計 ? ? ? 編?? 制? 人: 劉 * * ? 審?? 核? 人: 王 * * ? 批?? 準? 人: 王 * * ? 編 制 日 期:? 20 - - 年 - - 月 - - 日 ? 編 制 單 位:河北九華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 ? 目?? 錄 第一章 編制依據....................................................................................................................... 1 1.1招標文件、答疑文件..................................................................................................... 1 1.2工程設計圖紙................................................................................................................ 1 1.3主要依據的規范、標準和圖集....................................................................................... 1 第二章 工程概況及施工部署...................................................................................................... 3 2.1工程概況....................................................................................................................... 3 2.2工程目標....................................................................................................................... 3 2.3施工部署....................................................................................................................... 4 2.4.施工布置...................................................................................................................... 4 2.5施工前的準備................................................................................................................ 5 第三章? 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6 第一節? 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 6 第二節? 消火栓系統安裝.................................................................................................. 14 第三節? 機械防排煙通風系統........................................................................................... 18 第四節? 溝槽式連接管道工程........................................................................................... 25 第四章.主要施工機械進場計劃................................................................................................. 28 第五章.勞動力安排計劃........................................................................................................... 29 第六章.確保工程質量的保證措施............................................................................................. 30 第七章、確保工期的保證措施.................................................................................................. 35 第八章.確保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的措施................................................................................... 38 第九章.成品保護措施............................................................................................................... 48 第十章.環境和重大危險源控制措施.......................................................................................... 51 ??? 第一章 編制依據 1.1招標文件、答疑文件 1.2工程設計圖紙 1.3主要依據的規范、標準和圖集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2007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浙江省建筑工程消防驗收規范》DB33-1067-2010 《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GB4715-2005 《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GB4716-2005 《火災報警控制器》GB4717-2005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GB19880-2005 《消防聯動控制系統》GB16806-2006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A767-2008 其他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地方部門規章。 ? 第二章 工程概況及施工部署 2.1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西區20-23#樓消防工程 工程地址:保定市 ******西區20-23#樓消防工程位于保定市競秀區,包括4棟住宅樓,其中20#、21#號樓地下1層,地上11層,建筑面積9000㎡,建筑高度34 m,22#號樓地下1層,地上11層,建筑面積9000㎡,建筑高度34 m,23#號樓地下1層,地上11層,建筑面積4000㎡,建筑高度32 m; 建筑室內消火栓系統、防排煙系統的預留孔洞由土建施工單位預留,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穿線管暗敷工程已由土建工程完成。 建設單位名稱:河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 監理單位名稱:**市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名稱:河北**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名稱:河北九華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范圍:包括消防自動報警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防排煙系統。 2.2工程目標 2.2.1管理目標:做好各方面的協作配合,與各專業工種共同努力組織協調施工管理2.2.2質量目標:符合工程合同的技術規范要求及有關質量驗收規范,達到消防驗收合格。 2.2.3工期目標:保證合同約定的開、竣工時間,滿足甲方要求工期。 2.2.4安全生產目標:加強工人安全生產教育,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杜絕任何工傷事故發生,確保零工傷。 2.2.5文明生產目標:推行標準化管理,創文明施工現場。 2.2.4環境目標:水、氣、聲、渣低于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符合現場管理規定。 2.3施工部署 2.3.1部署原則 按甲方對工程質量及工期的要求,在合同工期內完成工程,并達到消防規范要求。施工中保證與其他承包單位相互配合,同心協力以保證建筑總體施工進度。施工中保證滿足環保的要求。 2.3.2人員組織 項目經理統一部署安排,施工主管現場負責,解決生產技術問題,隨時準備處理突發事件并提供技術支持。項目部下設工程質檢員、安全員等。根據其工程特點和甲方對工期的要求,組成水、電二個專業施工總隊,詳見附表1。 2.4.施工布置 2.4.1總體布置原則 按甲方對工程質量及工期的要求,在合同工期內完成工程,并達到施工規范要求。服從甲方單位對工期的要求和制約,服從甲方單位的施工場地的安排。 2.4.2臨時用水布置 本工程管道水壓試驗沖洗及管道施工時,用水量較大。施工時,在水管線附近找水源取水,作為管道試壓及沖洗用水源,施工現場用水使用橡膠管引流。施工用水源要同有關單位協商后就近接入。 2.4.3臨時用電布置 本工程臨時用電遵照甲方的安排,用電主要包括生活用電、照明用電和施工用電。本工程使用帶表總配電箱,帶有空開和漏電開關的三級箱,電纜采用五芯橡膠電纜,滿足工程臨時用電的安全需要。 2.4.4臨時設施布置 我方計劃使用倉庫等臨時用房1間,另外要根據現場情況設置存料場地、機械加工場地,此項工作我方將與甲方協商共同解決。 2.5施工前的準備 1、施工前與甲方及各有關單位協調好保證施工現場有足夠的用水用電。 2、施工前項目經理、技術員、質量員、作業班長認真熟悉針對本工程的圖紙對各工種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確保施工前對工程的理解與施工的順利進行。 3、材料準備 根據施工方案和施工預算單的要求做好材料的準備和進場工作,同時按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安排材料進場先后順序。 4、機械設備的準備 根據施工機械進場計劃要求,落實機械設備的數量和規格,對所有進場的機械設備進行檢查、調試,制定機械設備進場詳細計劃,并做好進場后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確保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能正常運行。 5、勞動力準備 根據勞動力配備計劃,落實各工種的人員配備,制定勞動力進場詳細計劃,并做好人員的進場教育。 ? ?第三章? 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本公司技術部在接到該工程招標文件、施工圖紙后,根據工程現場實際情況,經有關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分析、研究;針對該工程設有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室內外消火栓給水系統和機械防排煙系統,特制訂本施工方案,做為工程施工依據,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節? 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 二.主要分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1.1主